增长8.5%!全国物流园区总数2769家 领跑者揭晓→
物流园区是增长总数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,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(22日)公布第七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报告。全国报告显示,物流西部地区物流园区数量增长快,园区我国物流园区的家领揭晓空间布局协调性有所提高。
全国园区总数2769家
区域布局协调性提升
根据报告,增长总数全国物流园区总数为2769家,全国与第六次调查的物流2553家相比,增长了8.5%,园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。家领揭晓
从区域分布来看,增长总数东中西部地区物流园区总数均有所增加。全国其中,物流西部地区物流园区数量增加最多,园区增幅达13.7%。家领揭晓
物流园区总数前三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、山东、河南。
随着多式联运的发展,物流园区交通基础设施衔接融合取得积极成效。
在建和运营的物流园区中,周边5公里范围内,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园区占比达69.9%。
在建和运营的物流园区中,49%的园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建有铁路物流基地、港口码头或机场等货运枢纽。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贺登才:物流园区的发展,支持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,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,比如粤港澳大湾区,还有西部陆海新通道、成渝双城经济圈,这些地方物流园区都发展得很快。
物流+产业 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
根据调查报告,在建和运营的物流园区中,接近八成的园区周边20公里范围内建有产业园区,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,并且近七成园区应用了智慧物流设施设备。
报告显示,运营园区平均入驻企业数为297家,与2022年园区调查268家相比,增长10.8%,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。
另外,运营园区中,配备智慧物流设施设备的园区占比达68.3%。从智慧物流设施设备类型看,84.4%的园区配备了智慧闸口,四成左右的园区配置了自动分拣设备系统。
园区新能源车辆及配套设施较为普遍。运营园区中配置充电桩、太阳能光伏、加气站等设施的园区占比分别为45.7%、24.5%、11.3%。近30%的运营园区已开始应用新能源货车,平均保有量为142辆。
根据调查结果,物流园区未来三年内投资主要集中在对存量设施的改造升级。其中,56%的园区将进行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慧化升级。
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主任 张晓东:在物流园区“软联通”的标准规则建设上、服务水平的衔接建设上、服务标准的规则建设上,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,才能更有效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,助力物流的高质量发展。
(总台央视记者 王善涛 崔丽鑫 鄂尔多斯融媒)
(责任编辑:焦点)
-
我现在面临着他的背叛 我很难受不合适最后慢慢变得陌生,最后变成了彼此的路人甲迩没有坚持陪涐走到底,纵然涐那么努力爱一个人会卑微到骨子里,然后开出花来。你就像我的专属情歌永远也唱不完。情有迁异,缘有尽时 ...[详细]
-
简介: 金荞麦片吃法是怎么样的 饭后服用吗金荞麦片哺乳期间能吃吗当哺乳期妈 ...[详细]
-
1879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,开展“送戏进万村”1.7万余场,举办“四季村晚”3100余场……1月11日,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,2024年,全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优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 ...[详细]
-
近日,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交流活动在马鞍山举办。来自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沿线13个省区、市)相关单位代表及有关业务人员齐聚长江之畔,共同探讨长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,并实地了解马鞍山在长江文化保护利用等方 ...[详细]
-
商海泛舟,不进则退,在行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的情况下,酒香也怕巷子深,通过营销活动提升品牌活跃度和用户粘性显得愈发不可或缺。2022年体育赛事层出不穷、精彩不断,新日电动车凭借远见卓识,率先步入了女足联 ...[详细]
-
近日,宿州市埇桥区西关街道创新推动社区、物业与平台企业三方共建,为快递员、外卖员破解“进门难”“认路难”“休息难”“就餐难”等配送服务中遇到的“百米梗阻”。这是宿州市打造新就业群体“友好场景”的一个缩 ...[详细]
-
记者从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,日前,该部印发《铜陵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及其工作规则》,正式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,统筹协调全市志愿服务工作。据悉,协调机制由市委社会工作部、市委组织部、市委宣传部等28 ...[详细]
-
时光有暖,岁月有念回眸2024年汗水、奋斗、坚持、收获……总有一些瞬间触动我们的心灵总有一些面孔让我们难以忘怀教师、医生、创业者、快递小哥……他们是普普通通的人无惧风雨,坚守平凡他们是照亮精神星空的“ ...[详细]
-
不知道刚开始跑步的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:在跑步过程中,喉咙突然像火烧了一样、各种刺痛,甚至还出现血腥味,有了这样的遭遇,之后就算再怎么风和日丽、再怎么精力旺盛,也难免会打起退堂鼓。那么,跑步跑喉 ...[详细]
-
在农历蛇年春节来临之际,1月20日,安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出2025年文明过年倡议书,引导广大市民过一个文明、安全、祥和、喜庆的新春佳节,持续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进移风易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