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访泉州“红菇拌面线”制作过程 菇香浓郁滋补开胃
核心提示
日前,探访福建省“2013年市长带你游”活动之“99种必尝美食”投票统计排行榜出炉,泉州其中泉州的红菇红菇拌面线位列榜单第4位,排在所有泉州上榜美食中的拌面补开第2位,仅次于面线糊。线制香浓这道闽南美食烹饪方法简单,作过营养又好吃,程菇昨日,郁滋记者探访了它的探访制作过程。
面线沥干菇汤拌匀
红菇拌面线做法并不复杂。泉州在泉州市区大华酒店,红菇只见厨师郭师傅取出一口大锅,拌面补开倒入适量水煮沸,线制香浓然后放入手工面线,作过在沸水中烫煮十几秒,程菇接着取出沥干放入盘中。面线在沸水中煮的时间不宜过久,煮久会糊了。
郭师傅提醒,红菇拌面线味道好坏,除了面线的口感,红菇汤也很重要。将适量鸡汤倒入锅中,倒入少量红菇,中火煨3-5分钟,将红菇取出备用。随后,将沥干的面线倒入红菇汤中搅拌均匀,在面线上摆上红菇、蔬菜等配料,一道色彩鲜艳诱人、香气扑鼻的红菇拌面线就做好了。
“搅拌面线时可以放一点葱头油,味道特别香。”郭师傅介绍,20多年前他就会做红菇拌面线,做法简单好吃,平时不少客人都喜欢点这道美食,“如果市民自己在家做,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,添加鸡蛋、虾仁等各种配料”。
口感爽滑汤汁鲜香
端上桌的红菇捞面线冒着鲜香和热气,迅速激活人的味觉神经。记者夹起一筷子面线送入口中,面线的爽滑口感和红菇汁的鲜香打动了味蕾,味道真是好极了!再品尝一朵红菇,煨煮时把握得恰好的火候令红菇口感格外脆嫩,搭配着鲜醇的红菇汤,一碗面线很快见了底。
“现在的红菇拌面线,选材比二三十年前精细了许多。”闽菜大师程振芳告诉记者,几十年前,红菇2元/斤,现在野生红菇一斤卖到数百元,红菇拌面线的身价也比以前贵了许多。
滋补开胃宴客佳肴
“红菇性温,具有滋补开胃、补血润肺的功效。”程振芳介绍,面线带有祝福的寓意,加上红菇的营养价值高,一些产妇坐月子时都喜欢吃红菇拌面线。由于口感佳,卖相好,这道美食也常常被端上宴客桌,成为闽南人待客的一道佳肴。(记者 王丽虹 实习生 王嘉馨 文/图)
闽南美食推荐
莆田特色小吃干炸荔枝肉 干炸外酥里嫩块块香
闽南独特小吃“醋肉” 酥香嫩滑酸醋香萦绕舌尖
闽南安溪独创自制“冻猪蹄” 天然冷冻口感Q爽
探访闽南名小吃“蛎饼” 外皮酥脆馅料香甜
探寻泉州晋江姜母鸭制作过程 肉嫩多汁驱寒祛湿
莆田招牌美食——焖鱼饭 鲜香扑鼻营养丰富
责任编辑:openkado(责任编辑:百科)
-
原料:酥皮(飞饼)、榴莲做法:1、准备速度酥皮或飞饼一张,一块榴莲;2、榴莲去核捣碎;3、将酥皮切成圆形;4、将榴莲果肉放在酥皮的一半上;5、将圆形酥皮对折,捏紧收口处,也可以用叉子按压;6、烤箱预热 ...[详细]
-
近日,省委社会工作部印发《安徽省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及其工作规则》以下简称“协调机制”),统筹协调全省志愿服务工作。协调机制明确了统筹协调全省志愿服务工作等七项职责任务,建立了会议制度、工作推进制度、 ...[详细]
-
双方合作始于2022年6月,至今已是三度合作。 「12月18日 上海」-- 汇丰银行中国)有限公司“汇丰中国”)今日宣布,与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 ...[详细]
-
新年前夕,濉溪县南坪镇举办“爱满元旦·情定南坪”集体婚礼,9对新人身着中式婚服,共缔白首之盟、赴百年之约。婚礼现场,主办方向新人献花祝贺,颁发移风易俗奖牌鼓励,通过问答互动开展移风易俗知识宣传,让新人 ...[详细]
-
德州仪器推出全新功能隔离式调制器,助力在机器人设计中实现更精准的电机控制
新闻亮点:德州仪器的全新模拟产品能以超高的分辨率精准测量电流和电压,从而让机器人可以执行精细复杂的任务。上海2025年4月23日 /美通社/ --德州仪器 (TI)纳斯达克股票代码:TXN)今日宣布推 ...[详细]
-
【独家签约小说:封神:毒士太白,王母劝我冷静!】李庚穿越了,竟成天庭的一方太白仙石!恰逢巫妖战后,昊天瑶池为新天帝。天庭无人,瑶池将太白仙石点化,李庚出世。面对如今天庭危局,李庚开局献计顶级阳谋。至此 ...[详细]
-
初冬的黟县,色彩斑斓的乌桕树叶与徽派民居交相辉映,宛如一幅油画。在宏村镇卢村,村口的卢村饭店外墙上,一块褐色的方块胡桃木悬于其间,表面用凸起的工艺黑体字书写着“红白喜事要节俭,攀比浪费要不得。”文字分 ...[详细]
-
日期:2024/6/1 16:06:00作者:网友整理人气:0我来评论导读:日常又吸睛的朋友圈文案真的很独特,随性又好听的日常语录,发朋友圈超有意思呀。 1.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2.要记得时 ...[详细]
-
原料:酥皮(飞饼)、榴莲做法:1、准备速度酥皮或飞饼一张,一块榴莲;2、榴莲去核捣碎;3、将酥皮切成圆形;4、将榴莲果肉放在酥皮的一半上;5、将圆形酥皮对折,捏紧收口处,也可以用叉子按压;6、烤箱预热 ...[详细]
-
定远县拂晓乡庄杨村谢集组发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,共建共享和美乡村。卓文亮 摄近年来,我省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,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,培育特色优势产业,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。其中,积极探索 ...[详细]